12米宽温室如何通风?

春季在温室内种植作物后,种植后3-5天左右即可适当通风。通风的目的是增加温室内外空气流通,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放风时,选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时间,逐渐打开温室门窗,逐渐平衡室内外温湿度,避免突然温湿度的不利影响。植物上的变化。同时,适当的通风还可以增加光照,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因此,合理的通风对于温室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收获非常重要。


一、12米宽温室如何通风?

一般情况下,温室通风,通风口安装在南温室膜的顶部和前面。具体方法如下


1、温室顶部留一条长、宽约50厘米的通风条。用约1-1-5米宽的窄薄膜单独覆盖。窄幅薄膜的下缘应折缝,缝边涂胶,缝内缠细钢丝。涂膜后,应将钢丝拉直。


二、早春冷棚晾豆的技巧是什么?

1、根据温室结构确定通风尺寸


对于新建的拱形较大的温室,由于棚面的拱形合适,热气流可以很容易地沿着温室膜的上部排出。即使出风口很小,也能达到良好的放气效果。例如,在种植历史较长的老温室中,由于温室较低,温室拱门较小,温室表面比较平坦,温室内的热空气从出风口排出缓慢,且温室内温度较高。这样的温室只有顶部出风口开至40厘米宽时,才具有与高度较高、拱形较大的温室出风口开至30厘米时相同的放风效果。


2、根据风向确定出风口尺寸


温室一端出现绿皮果等水果的主要原因是通风时没有考虑风向。温室内通风口的大小相同,导致温室两端的温度不同。


风向不同时,温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同,特别是吹东风或西风时。如果温室上部的通风口尺寸相同,温室东西两端的温度可相差3左右。这就是同样的通风,温室两端蔬菜生长不一致的原因。


第一次早上开棚1小时后,将上部通风口打开3厘米左右,让少量风进来。目的是排出棚内的湿气,补充棚内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补充原料。尽快排放棚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气体。


早上刚开棚时,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在1以上,来源是蔬菜自身通过夜间呼吸作用和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释放出来的。光合作用约需1小时,二氧化碳浓度降至0-01左右。即使在强光和高温下,光合速率也会逐渐减弱。因此,此时应早点放风,让二氧化碳早点进入温室,为光合作用创造条件。


第二次当棚内温度升至28以上时,对于茄科蔬菜,随着棚内温度升高,应逐渐将通风口打开8-10厘米为宜。对于生长温度要求较高的蔬菜,如黄瓜、丝瓜等蔬菜大棚,只需将通风口逐渐打开至68厘米即可。


三、蔬菜大棚阴天需要通风吗?

很高兴回您的题。


搭建大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温度控制。如果温度高就必须放置。如果温度不高就不用放。


四、春天西红柿怎么放?

塑料大棚可为番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实现早栽、早上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早春番茄大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对于缓解早春蔬菜淡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春大棚番茄种植,应选择坐果率高、果实生长发育快、抗病性强、商品性好、早熟丰产、低温条件下耐贮运的品种。温度和弱光条件下,如苏红2003和金鹏。1号等等。


我们只关注殖民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


塑料大棚的热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热,温室外没有覆盖物。因此,温室内的温度随着昼夜的交替、阴、雨、雪、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早春时节,温室内温度较低。生育前期的重点是防寒保温,加速幼苗生长,为开花坐果奠定物质基础。定植后34天内应无风。温室应保持在25至30,夜间15至17。如果温度超过30,还需要短期通风降温。


缓苗后,应降低温室温度,并随着外界温度升高而逐渐加大风量。白天20~25,夜间12~15。夜间温度不宜过低,否则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果实膨大期可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528,夜间1517。如果温室温度超过35,需要昼夜放通风,直至温室两侧的薄膜全部拆除。


2.湿度管理


西红柿在生长发育期间需要较多的水分,但水分过多也容易诱发疾病。整个生长期要求均衡供水,特别是进入挂果期后,土壤不能干干湿湿。


缓苗完成、第一果穗膨大后,一般不浇水。如果确实缺水,可以在早上浇少量的水。灌完水后可关闭温室升温,下午可放风排出水分。核桃大时第一次浇水,然后保持土壤湿润,一般7天左右浇一次水。浇水应选择晴天,浇透,特别是有覆盖物覆盖的。浇水后,关棚提高温度,并于次日早晨至中午及时通风排湿。在结果期间,西红柿需要大量的水。另外,气温、温室温度高,植物蒸发量大,应增加浇水的次数和量。一般45天浇一次水。经常浇水。不可骤干或骤湿,以免果实开裂。浇水宜在下午或晚上进行。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


今天跟各大网友分享的是春季阴天大棚如何放风,和12米宽温室如何通风?对应的一些相关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